据报道,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刚刚过去的国庆黄金周,全国接待游客7.82亿人次,同比增长7.8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6497.1亿元,同比增长8.47%。消费市场火热,特别是文化旅游方面更是精彩纷呈。
随着文化和旅游部组建以及《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等国家层面政策出台,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开启了新篇章,“诗和远方走在一起”。文化和旅游融合是努力方向,“互联网+”是时代背景,如?#25991;?#25235;住这些“一部手机走天下”的互联网原住民?数字技术、互联网文化之于文旅融合的价值不?#36828;?#21947;。这也是不少地区与互联网企?#23548;?#24378;合作的重要原因。
许多地方?#21152;?#26377;丰厚的传统旅游资源、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多彩民俗文化,但要想把这些资源系统呈现给游客,让游客“点菜”“打卡?#20445;?#31163;不开数字技术的帮助。鉴于过去旅游产业的粗放式发展,产生的一些问题也难以得到妥善解决,譬如游客遇到宰客等行业乱象,若不能降低投诉成本,肯定会大大降低满意度并影响当地风评。而今,借助App,一些地方通过将旅游服务集成云端,大大降低了出游的门槛,游客可以采取各种方式投诉和退货,5?#31181;?#20869;即得响应。此外,该软件还涉及餐饮、酒店、交通、景区等诸多垂直领域。
这只是积极?#24403;?#25216;术?#28304;?#36827;发展的一个小例子。从更广视野看,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创新应用,将重构文旅产业供应链,构建全新的旅游生态,有效开发文化旅游资源,催生文旅融合新业态。《2019中国文旅融合数字创新发展报告》显示,60%的受访游客认为数字经济会成为未来文旅产业的主要发展方向和增长点。特别是在90后和00后已成在线旅游消费主力的背景下,数字技术赋能传统旅游产业更是必须为之。因为,“旅游新人口”是互联网原住民,互联网文化、数字文化是他们成长的环境,互联网表达、数字化呈现是他们认同的方?#20581;?/p>
任何人都不能躺着走向未来,创新永远都是发展的核心要义。近年来,“数字故宫”“数字敦煌”等工程带来的文物保护性修复和沉浸式体验,就吸引了众多年轻人,让传统文化宝藏焕发生机。这份文旅融合带来的惊喜,“互联网+”?#22836;?#30340;能量,同样也让很多城市和景区盆满钵满。“十一”黄金周,因电视剧《都挺好》火起来的苏州同德里,因房屋色彩文艺成为“网红打卡地”的重庆石井坡“五彩楼?#20445;?#22240;实景演出项目多而爆红的大宋武侠城等,都吸引了众多游客。
日新?#20081;?#30340;数字技术,正在成为文旅融合的“发动机?#20445;?#35753;文化和旅游更好地融为一体。文化因旅游产业发展而得到提升,文化价值与产?#23548;?#20540;也逐步统一起来。